马鞍池东路污水管道改建工程同时启动;市区勤奋路、民航路、学院路、车站大道、六虹桥路等道路的污水管道列入2012年到2015年的污水管网改建计划
□温州晚报记者 金思斯
瓯网讯 市区小南路因污水管线改建,明日开始封闭施工,污水管道将从原来的“1.0版”升级至“2.0版”。记者昨从市排水有限公司获悉,新的排污管投入使用后,排污能力将提高至原来的2.37倍。此外,勤奋路、车站大道、民航路等市区其他几条道路的“资深”污水管道也已列入改建升级计划表。
老管排污“力不能及”
说起小南路原来那条老的排污管,市排水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春华告诉记者,它的“服务时间”起码有20来年了,刚开始用的时候小南路一带还没有那么多的房子,随着经济的发展,这一带的房子密度越来越大,沿线出现越来越多的酒店、银行、商铺,人口也随之增多,老排污管的承受能力慢慢地就跟不上了;加上还有小部分管网因年久失修,管道排水不畅,接口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,会对周边水体造成影响。于是,这次的改建工程按需启动,“其主要任务还是扩大排污能力。”
新管排污水能力是原来的2.37倍
此次改建,一套全新的排污设备将“走马上任”。根据介绍,老排污管用的是混凝土管,这种材料密封性不好,而且容易腐蚀,还特别重,不利施工。此次替换的新排污管将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(高密度聚乙烯材质),这种塑料管特点一是内壁光滑,水流速度将大大提升;二是管口直径由原来的300-500毫米,扩大到500-600毫米,排水量更大;三是比较轻,施工方便。
改建之后,排污水的能力将达到怎样的提升?郑春华介绍,排水能力将由4000吨/天提高到9500吨/天,是原来的2.37倍,服务人口达到31600人。
还有一些道路污水管网也将改建
在市区,与小南路同样“资深”、存在类似问题的污水管不仅此一处,市排水有限公司透露,按照计划,我市将在近年内依次对市区的排污管道进行改建提升,目标是到2014年底,我市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%(现为80%),日排污量达到75万吨/天。
目前,马鞍池东路污水管道改建工程与此次小南路的工程同时启动,此外,市区勤奋路、民航路、学院路、车站大道、六虹桥路,以及金蟾大道、三溪片区排污干管、仙岩、丽岙等道路的污水管道也已列入2012年到2015年的污水管网改建计划;而在此之前,市区杏花路一带刚刚完成改建。
|